#1Zu9u^]~o
作者:王燕 2024-09-14 14:02:44 b9I*9ssS
今年下半年,国家能源集团科环集团国能节能公司在喜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殊荣后,再传捷报。由该公司自主生产的首台国产600兆瓦机组配套半容量给水泵汽轮机一次试车成功,这标志着该公司在节能领域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及产品上实现了从零到一的历史性跨越! lgV'U9$
nc
q"ZS
十年铸剑 从默默耕耘到荣耀加冕
G.sE>_(J
%bs`S yBH
回溯2015年,国能节能应运而生,历经风雨洗礼,始终坚守创新初心,将“创新”二字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节能人的心中。作为国内节能技术改造的先行者,融合两家前身公司的骨干力量,打造出了一支技术精湛、对市场敏锐的节能铁军。 _ l
v].-
3}m!X&&J77
为了全面激发公司的科技创新动力,国能节能大刀阔斧地完善创新体系架构与机制。公司运用“产业+学术+研究+应用”的四位一体联动模式,与多所高等学府紧密合作,共同搭建科技成果的工程实施验证平台,促进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智慧向实际生产力的高效转化。 :e\`W'$1c
pOeq&5G#
为了进一步激发研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科技创新人才激励制度。不仅从项目突破和成果落地两大关键维度出发,给予成果研发团队丰厚的奖励,还特别设立了特别绩效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铺设金色大道,让创新之花遍地开放。 Z%3vl7L'
r '`\La+
在汽轮机节能改造领域,国能节能深耕细作,专注研发,不断拓宽市场。公司已成功改造了两百余台汽轮机,让近百台660MW及以下容量的国内汽轮机焕然一新。通过通流改造,发电煤耗直降10-20g/kWh,不仅推动了国内汽轮机技术的飞跃,也为公司的节能技术插上了翅膀。 A
+ 6
:&$*yNV
“我们手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电节能技术,屡获殊荣。”集团创新先锋、国能节能高级设计总监肖官和自豪地分享道,“每年所实施的节能改造工程,可实现年节约标煤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9万吨,这是对我们创新努力的最好证明。” ]~F{rw
VVQ/xUd
目前,公司已荣获国家级奖项1个、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个。此外,公司还参编了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集团公司企业标准3项,拥有专利权159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 Ns!4]I2
c}LAD5"h
这一组组数据,不仅彰显了国能节能在煤电节能领域的技术变革和丰硕成果,更融入了无数节能人青春的时光和奋斗的足迹。2023年12月,国能节能凭借在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深厚积淀,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nV.Vm~G.2
IF0`R\D)V@
厚积薄发,铸就“三改联动”崭新优势 *o^jn~A
coODB[%
近年来,《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的发布,为煤电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及供热改造的“三改联动”战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时间表与路线图。在此背景下,国能节能积极响应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需求,再次接棒绿色节能技术,毅然投身于这场能源技术革命的洪流之中。 QMCp^
tM|ZQl1"
面对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煤电机组热电联供、节能降耗的战略目标,国能节能在鸳鸯湖电厂的供热及综合能源节能改造项目中,打出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展现了其在“三改联动”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崭新优势。 x54U~5:Q
:~ Mao SD
鸳鸯湖电厂作为宁东化工园区的重要热源,面临着向园区大规模供汽的艰巨任务。如何提升全厂供汽能力、确保供汽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成为该厂扭亏为盈、提升经营效益的关键所在。国能节能的技术团队深入一线,细致调研,针对深度调峰运行工况下工业供汽能力不足的问题,与电厂紧密合作,从源头制定解决方案。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自主研发出“厂级多机组多汽源联合供汽技术”,不仅丰富了鸳鸯湖电厂的供热改造产品体系,还实现了对中低参数和民用供热高中参数工业供汽技术的全面覆盖。这一技术成功助力鸳鸯湖电厂依靠供热及综合能源服务实现扭亏为盈。 RT
aT'xX<
X
a<J;
t"
自2021年以来,国能节能团队先后为集团74台煤电机组成功实施了供热、节能和灵活性改造。该公司还深度参与了集团《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技术路线》《深度调峰下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导则》的编制工作,为集团引领行业标准形成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其技术成果“热电联产能量梯级利用与高效灵活供热技术开发与应用”还荣获了集团和中电联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被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入选中电联“三改联动”技术改造示范案例。 &O |